1972年,美國密西根大學成功的運用了葉克膜(ECMO,Extra-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,人工心肺機),也為人類的「外置器官」時代拉開了序幕。運用科技來強化甚至取代人體器官的功能,外置器官像鴉片,一旦吃了就沒有回頭路。台大醫院在2008年創下世界紀錄,用葉克膜維持了病人長達117天的生命。根據衛福部的統計資料顯示,目前台灣使用葉克膜延續人命的人口高達1.6萬多人,這個數字占全球葉克膜使用人口的一半,是美國的5.8倍。醫學專業領域裡的外置器官科技正方興未艾,日常生活裡,另一種外置器官風潮也愈來愈熱。穿戴科技除了聚焦於健身及健康功能之外,一旦裝置連上網就能擁有獨特的應用與通訊能力,甚至不需搭配手機,可以獨立運作。2015年蘋果公司推出智慧手表(Apple Watch),銷售成績一直不如預期。但是最近市場研究機構IDC的報告卻指出,2016年第4季穿戴電子市場的出貨量年成長可望達到17%,IDC認為2017年將是穿戴式電子裝置市場大爆發的一年。微軟發明了一款名為「艾瑪」(Emma)的智慧手環,能幫助柏金森氏症患者,讓手不再顫抖。圖/取自微軟 分享 facebook 經過兩年的發展,穿戴裝置市場不斷推出各種跨界產品,功能也愈來愈多元,一個預言家所說的「外置器官」時代已經在眼前。醫學世界裡的外置器官是為了延續生命和輔助人體器官的功能,而像Apple Watch這樣延伸電話電腦功能的穿載裝置卻為人的需要打開更多可能,甚至成為大腦和身體的延伸。穿戴電子裝置具備了許多關鍵科技,除了可以提供使用者即時的情報如導航和顯示各種生命現象參數,也可以詳細記錄使用者的行為與狀態如移動紀錄和偏好,更能和外部電腦連結,讓使用者能即時存取各種資訊與資源。這樣看來像高科技電影的情節,正一一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。就像知名科技趨勢作家Kevin Kelly的名言:「世界只有一部機器,Web是它的作業系統,所有的螢幕都連線這部機器,每個位元都在其中,我們只要分享就能獲得,這部機器就是我們,我們就是這部機器」,這樣的「外置器官時代」看來已經是人類科技文明必然的前進方向。目前市場上的穿戴科技產品不斷推陳出新,功能也更多元,手表、頭戴VR顯示器甚至服飾和珠寶配件都有,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時尚圈更是強烈擁抱穿戴科技,甚至有廠商推出「LED睫毛」讓眼晴能不斷閃出七彩亮光。放眼未來,穿戴科技將會從以下三個方向滲透:一、生理與心理:除了照料生理的健康,偵測監控,還能取代甚至強化人體的器官功能,更能調整生理來改善心理,比如控制心跳和呼吸來影響情緒。二、理性與感性:除了提升人體的能力也創造更多的感性價值,比如時尚產業運用科技在「型(Form)」和「神(Function)」這兩個面向上創造更豐富的多樣性。三、必要與需要:從必要出發來創造更多需要,比如監測健康情況的手表可以成為健康食品電商的行銷終端,具有AR(擴增實境)功能的眼鏡可以從使用者生活中的數據裡找到消費偏好。科技市場瞬息萬變,但人性卻是萬古皆然,回顧過去的經驗,消費者之所以會打開荷包,無非是購買「健康」、「智慧」、「美麗」與「財富」,這些該也是穿戴科技的未來。(本專欄每周一刊登)
文章標籤

jr01qi6q6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全新P2P支付服務Zelle於12日面世。圖取自Zelle 分享 facebook 得到美國30家銀行支持的全新P2P支付服務Zelle於12日面世,本月正式上路,將提供美國高達8,600萬的行動銀行客戶使用,並號稱其支付速度將超過PayPal、Venmo、Square Cash等這些大多由科技公司推出的數位支付平台。與既有一般數位支付平台冗長的等待時間不同,Zelle在幾分鐘內便可移轉資金。雖然銀行早有即時轉帳的服務,但仍要求用戶具備帳戶以及匯款帳戶的匯款路徑號碼。相較之下,Zelle用戶只需要對方的電子信箱以及電話號碼,即可匯款。這項行動支付服務受到美國銀行、富國銀行、摩根大通等共30家銀行支持。根據支付技術服務商Early Warning的聲明,Zelle將於本周開始在合作機構的平台上推出,開始為期一年的合作計畫。合作機構旗下用戶直接用行動銀行手機應用程式(App)就可使用Zelle的支付服務。除了在App上提供支付服務外,Zelle也可以在合作銀行的網站上操作。寄款人提供匯款金額以及電子郵件或電話號碼後,收款人會收到通知,了解交易完成辦法後,便會在數分鐘內收到款項。Early Warning表示,Zelle未來幾個月也將推出App?
文章標籤

jr01qi6q6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